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亚博im

{栏目名称}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文


吉教师〔201911


关于印发吉林省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

实验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中省直中小学:

现将《吉林省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吉林省教育厅

20191024




吉林省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

实验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教师〔20182号)和《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吉发〔201830号),按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筹建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的通知》(教师司函〔201825号)要求,切实做好吉林省“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系统整合我省现有资源,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健全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和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素质,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二、建设目标

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建设以吉林省教育学院为龙头,以体系建设为基础、机制创新为动力、资源集聚为保障的国家级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探索建立协同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促进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为教育部提供教师发展协同创新的典型范例。

三、重点任务

基地主要完成加强体系建设、建立协同机制、集聚优质资源、创新培训模式等任务,重点任务如下。

(一)加强体系建设

推动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院校能力升级,优化县域内“县—片(学区)—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以吉林省教育学院为龙头的“省—市—县—片—校”五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1.提升基地依托单位战线发展引领能力

支持吉林省教育学院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职能,突出“研培结合”培训特色,打造10个教师培训品牌项目,培育60门教师培训精品课程,加快全省教师培训工作专业化进程。重点支持吉林省教育学院建设全省培训项目管理平台、学分管理平台和课程资源自主选学平台,研发和引进课程资源,将其打造成为引领全省体系发展的管理枢纽和支持全省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中心,确保其作为基地依托单位的龙头和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改善市(州)教育学院基础条件

以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等工作为载体,促进地方政府加大对市(州)教育学院的重视和财政投入,强化市(州)教研员队伍建设,推进市(州)教育学院培训基础条件改善及综合能力提升。完善市(州)教育学院参与“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机制,以项目或任务驱动促进其培训能力的提升。综合提升市(州)教育学院区域名优教师队伍建设、管理能力及域内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的指导能力。

3.提升县(市、区)级教师进修学校综合服务能力

以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为中心,整合教科所、电教馆、信息中心等机构的资源和职能,建构并不断强化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以省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区(县)评选为抓手,以评选促发展,进一步提高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系统设计和分类分层组织实施县域教师培训的能力,提高其指导县域内大学区活动和校本研修的能力。

4.推进大学区内涵发展

继续在全省推进大学区建设,引导大学区深化合作研修,促进县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度全省优质中小学幼儿园、高等院校、教师进修院校的优质团队资源,为15个国贫、省贫县的大学区注入专业力量,提升贫困县大学区的研修活动品质。

5.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

探索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学校发展评价标准、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标准、强化中小学校和教师团队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建立学校内教师自主发展机制。以第二批100所省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评选认定为抓手,引导全省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化、专业化开展校本研修,提高研修品质,丰富研修成果,营造研修文化,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落地生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建立协同机制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推动探索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财政、发改、人社和编制等部门配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各级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和优质中小学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在教师培养培训模式、资源共享共建、协作帮扶机制、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实验。

1.探索和建立三级教师进修院校间协同工作机制

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研训机构协同创新制度”,系统规划和设计不同层级之间教师进修院校职能。完善以五年为周期的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规划布置—协同推进—评估总结”机制,有序规划和开展全省各级教师培训工作。坚持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院校年度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使其在教研培训规划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建设、项目设计和组织实施、校本研修指导、骨干教师管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等重点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探索,建构更有效的工作机制。

全省选择3组不同层次的进修院校开展协同工作实验,在研训工作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指导、培训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发展项目创新实践等领域开展一体化深度合作。

2.探索建立高师院校与教师进修院校间的协同工作机制

选取2组由高师院校和市级教育学院组成的协同单位,开展3年为周期的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课程协同改革实验项目,合力打通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道路,积极打造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探索建立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师资交流机制,支持优秀教研员走进高师院校,为师范生开设课堂观察技术等实践性课程;鼓励支持高师院校优秀教师走进职后培训现场,指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推动基地依托单位与区域实现协同

遴选10个左右的市、县,分期分批建立 “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区”,由基地依托单位提供智力和亚博yabo下载的技术支持、开展协同共建。根据“实验区”需求,在教师队伍发展规划、政策咨询、教师校长队伍发展水平诊断及名优教师校长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开展协作,发挥基地在调配资源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4.支持基地依托单位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

支持基地依托单位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开展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活动。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国际、国内比较研究;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内容研究,着力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在实践研究方面,着重开展现代信息亚博yabo下载的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研究;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教师培训效果与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

5.探索基地依托单位与省外高校、教师发展(培训)机构的协同

10个左右的省外著名高校、优质教师发展中心、专业培训机构协同设计实施名优教师、校(园)长培养培训项目,共建共享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论坛交流等活动,推动我省教师培训工作“走出去、引进来”,将基地打造成为更加广阔的省域间教师培训合作发展平台。

(三)集聚优质资源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组合使用好现有教师发展资源,遴选引进一批优质资源;开发生成一批特色资源;创新资源建设新机制,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一支高水平培训者团队,培养一批培训专家、优秀教研员和种子教师等。

1.研发课程开发元资源

组织相关专家研制《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指南》《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开发指导意见》,以此作为引导学校教师队伍发展和教师培训课程研发的元资源,指导全省教师专业发展优质资源的开发与生成,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2.集聚和积累核心课程资源

通过设立课程资源开发项目等形式,组织全省高校教师、优秀教研员、培训师和中小学教师,基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开展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构建及核心课程资源建设,依托研修网等互联网平台,积累优质课程资源,作为全省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支撑。

3.培养专家团队资源

共建共享全省教师培训专家库。立足于全省高师院校力量和教师进修院校“研培一体化”的体系建设优势,博纳全国优秀培训专家力量,坚持本土培养与域外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支多元结构的高素质培训师队伍,全程、深度参与项目设计、课程开发、教学实施、绩效评估等工作,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4.培育实践基地资源

基于中小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结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实施需要,以全省200所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为依托,建立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学校),突出和强化培训过程中对教师实践能力、教学技术素养的培育。

(四)创新培训模式

1.师德教育模式创新

积极推进师德教育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实现师德教育对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的全覆盖。坚持“在发展和实践中培育良师”的原则,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要求引领教师发展,改革教师队伍管理,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和工作绩效标准,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推动职前职后密切配合,打好师德教育“组合拳”,促进师德师风教育内容及模式创新。

2.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

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探索建立制度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平台和培训路径,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步伐,促进培训管理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师培训领域的应用,以信息化促进教师培训效能的全面提升。

3.“研培结合”特色创新

支持吉林省教育学院引领五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协同发展,进一步明晰教研员专业职能、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建立教研员评价督导机制,进一步凝练“研培结合”工作模式和特色,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形成可在全国推广应用的教研成果和实践模式,打造富有本土气息、吉林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品牌。

4.专业发展管理创新

积极推进教师培训自主选学机制,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实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和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完善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进一步激发教师参训动力和专业自主发展内驱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中西部省份推进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工作树立“吉林样板”。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归属

组建吉林省“国家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主要领导牵头,省教育厅、省教育学院相关领导及处室负责人共同参与,负责研究制订基地筹建工作方案,确定基地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基地筹建工作尽快落地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具体负责实验区(校)管理、项目推进、专家联络等基地建设的日常工作。

(二)强化学术引领,提升工作品质

聘请省内外教师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组建吉林省“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基地建设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在精品项目培育、课程资源开发及相关课题研究等方面予以指导,提升基地建设工作品质。

(三)建立协调机制,保障工作落实

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专题会议,讨论基地建设有关事项,加强对基地工作的指导,协调解决基地筹建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在相关领域经费投入方面予以倾斜支持,保障基地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环境

通过规划论证、意见征求、大会启动、媒体宣传等途径,动员全省高师院校、教师进修院校、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吸引省外优质高校、培训机构等与基地开展协同创新。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宣传阶段成果,扩大基地影响。


附件:1.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基地建设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






吉林省教育厅办公室20191024日印发



- 9 -  

网站地图